您的位置:媒体发布 > 首页 > 媒体发布 > 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发布会暨复工复产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发布会暨复工复产研讨会在线上举行
2022年6月26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周薪薪、君灏控股支持协办的“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发布会暨复工复产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直播的方式进行,就本轮上海疫情前后长三角及珠三角制造业形势,以及当前的复工复产情况展开圆桌讨论。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变得愈发频繁,宏观经济管理和投资者及企业决策都需要更高频、精准和先行的数据。而制造业灵活用工大数据能够满足这一需求。灵活用工是我国制造业一种重要的用工形式。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灵活用工可以较好地应对订单的短期变化,从而有利于一部分订单波动较大的制造业企业保持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同时,随着“柔性制造”概念的兴起,生产能力根据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做出及时响应,成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除此之外,灵活用工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既有利于有效利用灵活就业劳动力池,又有利于灵活就业互联网平台快速积累数据,从而为构建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创造条件。

l 受上海疫情的影响,3-4月制造业总体状况很不乐观
ü 从今年3月份开始,LIMP指数即落入“极不乐观”区间,并在4月进一步明显恶化
ü LIMP指数价格分指数的大幅跌落发生在4月,而用工数量分指数在3月即落入“极不乐观”区间,并在4月份进一步下跌
l 上海疫情不仅影响到附近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也受到影响
ü 分地区来看,长三角LIMP指数从3月开始落入“极不乐观”区间,珠三角4月落入“极不乐观”区间,并在5月进一步恶化
ü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同时受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海“五个中心”的地位,以及地区间的产业关联
l 5-6月,随着上海和周边地区疫情的平息,LIMP指数明显回升
ü LIMP指数从4月的26.9回升到5月的31和6月的30.6
ü 用工价格仍维持在低位,LIMP指数的回升主要由用工数量的回升导致
ü 长三角地区5月份回升明显;珠三角地区5月继续恶化,6月大幅反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环比来看,5-6月制造业总体状况有所改善,但从LIMP指数的数值大小来看,无论是总指数,还是价格和数量分指数,以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指数,都仍在LIMP指数五档划分的“极不乐观”区间(即指数取值处于其概率分布的最低15%的取值区间)。基此,研究团队指出,复工复产的节奏需要加快,同时建议中央和地方加强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力度。
另外,为了使LIMP指数所反映的制造业宏观形势更及时地被宏观政策制定者及市场主体所知悉,指数发布者向宽虎指出,双方计划在偶数月份的月初公开发布前两个月的指数,以为各方决策作参考。
在LIMP指数发布之后,各参会嘉宾也结合各自的观察和研究就指数反映的宏观经济情况进行了研讨。上海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对LIMP指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表示了肯定,同时指出用电量、外贸出口数据所反映的疫情冲击和复工复产状况和该指数所反映的情形有互相印证之处,建议结合多方数据信息加强指数的说服力,以促进政策层面尽快下定决心做出促进经济恢复的政策调整,抓住政策调整的关键时间窗口,保证经济增长维持在合理区间。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指出,由于一些新的形势,例如95后、00后对就业上的“自由”的向往,灵活用工在经济中的重要性可能还会更高,但与此同时,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也值得企业、学者和政府予以更多的关注。同时,陈宪教授也指出,基于多维数据的指数通过一定形式定期发布,并扩大其社会影响以引起统计局、地方政府的部门的关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薪薪投资人、君灏控股董事长奚军结合自己在行业内的观察指出,由于供应链上的地区间关联,上海疫情期间的封控对制造业的冲击确实很明显,并且即使不考虑政策调整的滞后性,复工复产本身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同时,奚军也指出,不必过分担心近两月出现了制造业企业外迁的现象,至少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仍将是非常明显的,一些外资企业在东南亚和墨西哥布局,也只是分散供应链风险的常规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陆铭主持了研讨,并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回应和总结。陆铭教授指出,社会各界要重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种信心的来源并不是“盲信”,而是基于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科学决策。陆铭教授强调,社会各界对产业链的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要意识到正是由于产业链的复杂性和核心城市在产业链两端——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市场——的关键作用,核心城市在经济中的地位不能被低估,而围绕核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对国家层面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强调。陆铭教授也呼吁,学者和业界要充分合作,通过揭示经济规律、开发数据公共品,帮助企业界和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

中国发展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个政策性研究平台,定位于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智库;依托于教授群体和专业团队;服务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
研究院通过与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建立广泛的协同创新机制,致力于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咨询,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研究依据,积极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政策研究创新体系。2017年,中发院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核心智库榜单,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已经跻身于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政策智库之一,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在产业与创新、宏观经济与金融、城乡与区域城市化等领域的重要智库和研究平台。

城市酷想家是一群研究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学者。城市酷想家推动空间政治经济学,把空间经济学和源于中国实践的制度分析结合起来;开发新的数据资源,特别是大数据,让城市和区域发展变得可视化;结合新的分析方法,包括空间一般均衡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

-
1700
-
2504
-
3402
-
4374
-
5327
-
6339
-
7306
-
8294
-
9338
-
10523
-
11486
